甘谷县财政工作驶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
十七大以来,甘谷县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7798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30500万元,增长291.1%,增收额及增长幅度近年来一直处于全市前列。财政支出由2007年的53995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159973万元,增长196.3%,财政收支增幅是甘谷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。全县可用财力由2007年35883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78325万元,增长118.3%。人均可用财力由2007年的29180元增加到2011年的46300元,增长58.7%%。其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:
亮点一:攻坚克难,全县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。坚持“围绕目标分任务、围绕任务抓落实”,正确把握形势,推进精细化管理,在转变中谋发展。一是合理安排收入计划,加强协调力度。从年初起,县政府坚持抓早、抓紧、抓实的工作作风,及时下达征收计划,将全年收入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税收征管部门。在组织收入的过程中,密切注意各个环节上的动态,通过个别协调和召开财政、税务等单位协调会等方式,及时协调好各个环节上征收、入库和退库中存在的问题,始终把握工作的主动权。二是以“税源管理年”活动为主线,把建立征管机制与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有效结合起来,充分利用信息化科技手段,税收管理科学化、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,税收征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。三是加强对重点行业、重点税源户税收动态的掌握,加强税收经济分析,努力实现主体税种增收。2011年增值税、消费税、营业税、企业所得税、城市维护建设税五大主体税预计完成15330万元,占大口径财政收入的50.3%。四是强化小型企业税收等零散税源征管力度,深挖城市开发建设税收、房产税收增长潜力,严禁越权减免税及税收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行为。2011年房产税增长60.9%、契税增长3.9倍。五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。除教育收费外,全县所有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,有效增加政府统筹财力。2011年非税收入完成8291万元,同比增加1518万元,增长22.4 %。
亮点二:抢抓机遇,支持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。2011年全县共争取国家和省市专项资金54796万元,建成了一批交通、城市基础设施、农林水、教育、卫生、社保等民生工程,带动全县经济与社会事业较快发展。安排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2431万元,提高了重点生态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。安排旅游发展和农家书屋专项资金254万元,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及文化企业发展。落实工业发展等扶持资金1794万元,支持六峰工业园区等基础建设。抓住国家大力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,通过县财政投入和争取国家、省市产业结构调整、淘汰落后产能等专项资金110万元,支持了甘谷翔达化工、天水冀北恒基建材、甘谷兴材环保加气块等项目建设,促进企业壮大规模。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,全县落实进项税额抵扣9721万元。认真落实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,积极做好家电下乡、家电以旧换新、汽车摩托车下乡、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兑付工作,全年兑付资金600万元,有力拉动了农村消费。在加强资金筹措力度、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的同时着力于加强资金监管,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,确保阳光操作。对于直接发放到个人的资金,均按规定先行公示,随后按程序打卡发放,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。工程建设类项目,严格执行招投标、政府采购、监理验收、质量责任追究等制度,使工程建设做到让党委政府放心、人民群众满意、经得起时间考验。
亮点三:服务“三农”,强农惠农落实取得新进展。2011年筹措抗旱救灾补助资金400 万元,帮助灾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。筹集资金1200万元,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建设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、防汛抗旱等水利设施建设。认真贯彻落实惠农补贴政策,拨付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